《棒!少年》紀錄片影評二
很多人都認為《棒!少年》是一部難得的優(yōu)秀紀錄片。首先在題材上,作品十分具有時代性,拆遷這一正在實施的政策線索貫穿在全片,既增強了真實感和代入感,又作為棒球隊發(fā)展的線索又制造了故事矛盾和沖突點,讓整個情節(jié)起伏不斷,不斷拆遷的市郊讓棒球隊面臨場地難題,也不斷推動著棒球隊的故事向前發(fā)展,牽動著觀眾的心。
棒球隊的大故事中,導演著重選擇了兩個孩子進行個人故事的延展,一個是膽小瘦弱的梁正雙,一個是胡鬧倔強的馬虎,從性格上兩個人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,極大增強了作品的故事性。但畢竟棒球隊中的少年群體都是貧困家庭的孩子,小雙和馬虎之間也存在著相似的地方,那就是家庭環(huán)境,這兩個孩子也代表了棒球隊少年們的群像。梁正雙母親生下梁正雙和他的哥哥后就離家出走了,小雙父親腦溢血身亡,兄弟倆面臨有一個要被送走的抉擇,小雙因身材瘦小被留在了大伯身邊,后面小雙的大伯又患上了癌癥,把這個少年推向了內(nèi)心絕望的制高點。馬虎的父親愛喝酒,因為酒后家暴馬虎的母親也早早離家,父親外出打工,后媽承擔不起母親的責任,馬虎變成了叛逆而又孤獨的融入不進集體的問題少年。兩個孩子在隊里的成長隨著記錄的進度被不斷關注著,牽動著大家的心,許導將視點聚焦到這兩位少年的身上,表現(xiàn)少年在愛心基地與棒球相伴,一起成長,增強了作品代入感和表現(xiàn)力。
強棒天使創(chuàng)始人孫嶺峰在采訪中講,“誰說貧困小孩不能是天才”,每個少年都是金子,每個少年都要發(fā)光,70歲的“師爺”和幾個教練日復一日陪著孩子們訓練,給人又當?shù)之攱尩母杏X,辛酸中又帶著感動和溫暖,幾個男人、一群少年和棒球運動一起,組成了這個充滿希望的了不起的愛心基地。導演很有技巧的加入了一個元素——冷。小雙馬虎和其他基地里的少年多次提到天氣冷、感覺冷。是天氣帶給孩子們的真實感受,也是一種隱喻,隱喻孩子們內(nèi)心的孤獨,而每次說完冷教練們都會出來照顧孩子們,總能在少年們需要幫助,需要照顧的時候站出來。
片子不僅僅是主題上有意義,視聽語言上也很考究。片子的音樂選用很有意思,一開始在墳地,不入流的激情背景音樂乍一聽不合情理,但實際上從一開始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調(diào),符合片子所記錄的棒球運動的體育風格。影片中有一段馬虎被教練吐槽的畫面,馬虎因為不好好訓練擾亂秩序被“師爺”叫到一邊罰站不準參加訓練,這件事被導演用正反打的鏡頭表現(xiàn)出來,與此同時安排了聲畫對立的聲音處理方式,“師爺”對馬虎的批評不滿,以畫外音的形式出現(xiàn)在馬虎一臉不屑畫面中,加上馬虎自己的口頭反擊,明明是現(xiàn)實中有一段距離的空間里,原本聽不見對方說話的兩個人,被視聽技巧處理后呈現(xiàn)出一種較勁的感覺,雙方又是有懸殊身份、年齡差距的馬虎和“師爺”,一種詼諧感油然而生,平淡的紀錄片里就這樣曾加了很多幽默的元素,緩解了緊張氣氛又調(diào)動了觀眾繼續(xù)觀看的欲望。
影片設立了開放式結(jié)局,一個遠景長鏡頭,瘦小的小雙獨自跑上山坡來到大樹下,顯得他更加孤獨弱小。下一幕大伯單薄的背影同樣孤獨的坐在山坡下的石頭上抽著煙,日落西山的氛圍把作品結(jié)尾渲染的十分悲情,隨著小雙對著大伯的一聲“大伯,你不能扔下我不管”的吶喊,影片帶著未知和悲傷結(jié)束。其實生活本來就沒有結(jié)局,日復一日的車輪式前進,這才符合對于少年記錄的主題。就此留有疑問,不知道二伯的身體情況是如何發(fā)展的,不知道小雙歸沒歸隊,不知道馬虎到底有沒有變得有規(guī)矩,是不是安定了自己要努力訓練的心。
我認為這也是紀錄片難能可貴的魅力,因為真實,沒有人會知道生活的下一秒會發(fā)生什么,我們焦急又期待,可事情的發(fā)展進度只能和記錄的時候一樣,跟著時間的腳步慢慢走,這才是紀錄片的獨特味道,對于未知想得卻不可得,才能在觀看過后真切體會到富有生活化邏輯的記錄的魅力。
在寫這篇影評之前我還僅僅是聽說過,寫到這里的時候我已經(jīng)被充滿活力的畫面色調(diào)和滿是少年朝氣的畫面內(nèi)容所吸引,為少年們的成長故事所動容,被愛心基地發(fā)生著的對少年們的救贖和幫助所感動。棒球在這里不止是一項運動,而是孩子們的希望。孩子們打的也不止是棒球,是在向不公命運揮棒,一棒一棒打出自己選擇的光明未來。把如此有意義的一個群體生動地展現(xiàn)給觀眾,這才是紀錄片的意義。
他們會打很多場比賽,但和命運打的這一場,是最硬的一仗。棒!少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