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問:“順境和逆境,究竟哪個更利于個人成長?”
這個問題相當于鍛煉和不鍛煉,哪個更有利于身體健康。運動和健康,并不是對應關(guān)系,適度的運動,才談得上對健康有多少好處。同理,順境和逆境都有助于個人成長,但也有弊端。
過度的逆境會讓人悲觀。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想先躺平,讓他們?nèi)プ鲆患?,先想到的就是“我不行,做不了”,然后感受到沮喪。長期的精神壓力下,會對未來感到渴望又恐懼,生活無法向前,又無法安于現(xiàn)狀。這種情況下兩個狀態(tài)都是逆境,難以接受。
而過度的順境讓人盲目膨脹。談到人生幾大幸事,大家能聯(lián)想到什么?少年得志,出身豪門,飛來橫財...這些順境,會讓人對這個社會產(chǎn)生一些錯覺,變成過度炫耀自己的能力。而自己面對真正挫折時,失去基本的抵抗力。過度的逆境和順境,都有可能形成反噬的效果,就好比一句話,人生沒有大喜大悲。認知一旦被環(huán)境養(yǎng)成,就很難修改。長期在相同的環(huán)境,這種認知也會被強化。人會選擇性注意身邊的問題,然后選擇性解決問題,一次次強化自己的內(nèi)心。所以,恰當?shù)拇煺郏艜屓顺砷L起來。
恰當?shù)拇煺郏窃谀芰Ψ秶鷥?nèi),有空間去反思、訓練,讓自己的認知能力更強大。我可以沮喪,失敗,但不會損害我自身價值感,心理學家稱為恰到好處的挫折。所以人要懂得承受適當?shù)捻樉澈瓦m當?shù)哪婢?,不被過激的行為去影響自身價值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