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本我斷斷續(xù)續(xù)看了很久的書。
以我自己的閱讀習(xí)慣來說,如果被一本書吸引,那么接下來的碎片時間都會花在它上面。不然很可能就是,被打斷之后再接著讀,就要咬著牙鼓著勇氣,好像是被“有始有終”這種想法驅(qū)使一樣地讀完。但這一本有點特別,它始終是吸引我的,雖然沒有連貫的閱讀動作,但是我始終心心念念地想要繼續(xù)讀它,或者說,是想要從中找到答案。
就像作者一開頭就說,這本書本來是善意的,但最終的結(jié)果只能是真誠的。真誠這個詞用在這里,或者說在這個對比之中稍顯遺憾,但它非常貼切,而且絕對沒有不好的意思。我喜歡他書中的很多非常真誠的表達,他謙虛的說這樣是一種“誠實的正視”、“描述”,但也真的是實實在在地解決了我閱讀途中的困惑和難題,給了我力量和更開闊的可能性。
這本書的特別之處還在于,作者把他的善意保留在了每一篇章的題目里,比如:書讀不懂怎么辦、沒時間讀書怎么辦。這是每個跟閱讀打過交道的人都會遇到的難題,但當(dāng)有人真的正視了這個事實,肯定了這個困惑,并且真誠地分享了他獨特的思考,那種感覺就像是好朋友之間的談心。我想正是這種本來我是帶些“功利”地找答案來讀,卻出乎意料地收獲了溫暖和共鳴的感受,深深的讓我著迷。
最后,想分享下它的封底,當(dāng)這本書房隨手放在那里的時候,我曾不經(jīng)意間撇見過很多次這段話:
閱讀,讓我們成為移民。
下一本書,就藏在此時此刻你正念著的這本書里頭。
不要跟你的書談戀愛,跟你的書保持友誼就夠了。
閱讀真如離鄉(xiāng)背井,請記得長程旅行者的第一守則,背囊一定要輕,尤其別放進太多沒必要的情感。
如果說閱讀有什么真正不可讓渡的底線,按必定是困惑。取消了困惑,閱讀就不在了。
好書像真愛,可能一見鐘情,但死生契闊與子成說,執(zhí)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杳遠理解和同情卻總需要悠悠歲月。
可能性,而不是答案,我個人堅信,這才是閱讀所能帶給我們真正的、最美好的禮物。